文旅资源依托新媒体,尤其是短视频平台得以被重新建构与传播,进而为人类数字分身的诗意栖居提供了虚拟应用场景。这种被短视频重塑的虚拟空间,拓展了人类对现实空间的想象,形成了媒介与文旅相交融的新的文化景观。短视频建构下的多元应用场景为文旅资源的表达与重塑提供了新的媒介语境,促进了文旅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人类从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凝视到沉浸式体验的文化样态转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旅产业与视听媒介的深度融合,必然催生出新的文化业态,同时,在由视听内容构建的社群中,受众因视听内容而彼此认同,这带动了文化价值圈层的建构,如果从文旅产业的角度看,则构建了文旅视听线上线下的“朋友圈”。 INTRODUCTION 一 · 短视频引领文旅体验新风尚 (一)文旅短视频带来观景新体验 目前,随着数字旅游的步伐不断加快,“云旅游”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加之旅游直播互动的兴起,通过短视频的传播与屏幕前观众的互动将更加频繁和深入。据《2023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4亿,网民使用率为97.4%。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同比增长7770万,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51亿,同比增长4728万,短视频和网络直播正成为拉动视听新媒体行业增长的重要赛道和强劲引擎。除了在短视频平台观看旅游直播和视频,线上博物馆、云展览等数字文旅形式,通过新媒体技术让人仿佛在刹那间实现“位移”,感受世界各地的风光美景。“如果被推介的美景美食所吸引,确实会让人有顿时心动的感觉,很容易产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冲动。”借助短视频,游客即便身处千里之外也能一睹贵州风光和历史人文的风采,短视频中推荐的热门景点往往成为游客热门的“打卡”目的地。 (二)“小屏幕”成为展示形象新窗口 方言说唱、民族风情风俗、“美景、经济实惠的地摊火锅等饶有风趣的热门短视频内容,助推全国各地不少景点走红,也让当地的城市风貌通过一个个精心制作的短视频,产生强烈的感染力,让网友充分领略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以贵州为关键词搜索,在相关短视频平台上,网友既能“云游”黄果树大瀑布、荔波小七孔、格凸河等传统景点,“云看”贵州“村超”和“村BA”、安顺地戏、龙舟赛,还能“云逛”青岩古镇、黔灵山公园、贵阳青云市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内容强化了网友对贵州形象载体的集中认知。这些短视频的传播极大增强了城市的知名度,从而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短视频up主“拾镹i”的单条贵州方言说唱视频在B站的播放量达到1268万;贵州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各平台线上观赛人数超1亿;抖音平台上贵州打卡视频超过1100万个,播放量超255亿,点赞量超7亿次。“短视频生动有趣、有人间烟火气,是快节奏现代生活的伴随产物,已成为人们用影像记录生活的重要方式。人人参与创作,人人参与分享,个体体验、经验的分享具有较高的真实可信度。”短视频和直播的传播,打破了时空局限,为更多人打开了解当地形象的新窗口。借用短视频塑造城市独有的形象和气质,有特色的文旅元素往往是不可或缺的上佳之选。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