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潮新闻《读端》栏目,邀请专家学者、党政干部、企业家等各行各业人士点评新闻报道,虽寥寥数百字,但这些独到的短评,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或换个角度看新闻。我们将这些散落的珍珠收集起来,串联成链,供更多人品读。也欢迎大家参与“读端”讨论。 本期嘉宾是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刘士林。 “亲切尔滨”“进淄赶烤”“麻辣烫之都”可以说是今年最热的词了。一提起,人们就会想到一座座网红城市的蓬勃活力与沸腾的烟火气,每个都引发了爆火的文旅热潮和现象级流量。 然而,不久前,各地一季度经济报发布,网红城市经济增速的表现却一般——哈尔滨在“东北F4”中垫底,淄博跑输山东全省平均,天水排名甘肃倒数…… 火了城市,火不了GDP,真的如此吗? 潮声丨流量泼天的网红经济,真的带不动GDP?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刘士林: 既不宜指望“单骑救主”,也不要加以“求全责备” 网红产业、流量经济等,是当下最受瞩目、也最多争议的新生事物,究竟该如何看待,这里略抒己见如下: 首先,在后疫情时代,网红产业、流量经济的出现,有效地集聚了人气,拓展了就业渠道,促进了资源要素的流通,带动了一些产业火起来,推动了一些地方政府转变职能,点亮了一些城市的品牌,对GDP也是有贡献的,就此而言,可以说它们既不容易,也已经做得很好了,因此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其次,在认识和评价上要“保持平常心”,切忌“剑走偏锋”。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国际与国内、政府与市场、科技与人才等诸多方面,由于自身占有的资源、可获得的活动空间有限,对网红产业、流量经济等,不宜指望它们“单骑救主”,更不能因为它们做不到这一点而“求全责备”,甚至是“一棍子打死” 最后,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深入研究网红产业、流量经济等的发展规律,明确其在城市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定位,制定有助于其健康成长的稳定的扶持政策,并为其不断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社会环境。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