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万粉“大胃王”主播阿浩靠“暴食表演+身材羞辱”卖减肥药,7元成本翻70倍卖149元,3年狂揽30亿。直播间里瘦骨嶙峋的女主播撩衣露骨,“280斤胖丫头汗臭味”等刺耳话术制造焦虑,而平台7次警告后仍放任其打擦边球——这场疯狂带货的背后,藏着多少行业黑幕? 一、直播间里的容貌焦虑套路:露骨身材+肥胖羞辱,双管齐下逼你掏钱 您见过这样的直播场景吗?“阿浩不忘初心”的直播间里,五六个瘦得皮包骨头的女主播齐刷刷站成一排,撩起衣服直接露出根根分明的肋骨,跟骷髅架子似的。这边主播还不闲着,张嘴就来“280斤的大胖丫头往这一坐,浑身汗臭味儿”,把肥胖说得跟犯了多大错似的。就靠这种“视觉冲击+语言羞辱”的组合拳,生生把大家的身材焦虑变成了下单按钮——您瞧瞧,月销575万的背后,全是拿“瘦=美”的社会压力割韭菜呢。 二、暴食带货的歪逻辑:狂吃不怕胖?全靠减肥药“救命” 作为曾经的“大胃王”,阿浩团队把“胡吃海塞”玩出了新花样:一分钟塞50个饺子,20分钟干掉30个毛鸡蛋,甚至挑战一口吞6个饺子,吃得直翻白眼。这些不要命的操作可不是为了博眼球,人家是要“证明”减肥药的“奇效”:你看我吃这么多还没胖,全靠这药!明眼人都知道这违背生理常识,可架不住人家抓住了大家“不劳而获”的心理——不用忌口不用运动,吃药就能躺着瘦,多诱人的“捷径”啊?说白了,就是用反科学的表演给观众洗脑子,把减肥药包装成“暴食救星”。 三、7元成本卖到149元,30亿销售额背后藏着多少健康隐患? 再说说他卖的“仁和左旋肉碱”,您知道成本有多低吗?厂家直接爆料,三盒出厂价才7块钱,算下来一盒不到2块5,到直播间就敢卖149元,毛利率高得吓人!阿浩自己在直播间吹“3年半卖了2185万单”,算下来销售额超过30亿。可消费者反馈呢?有人吃完体重没降反增,有人拉肚子拉到脱水,去看说明书才发现“慢性腹泻者禁用”,可主播在直播间却喊“14岁以上都能吃”。出了问题客服就甩锅“个体差异”,合着消费者花高价买的不是减肥药,是风险套餐? 四、监管像挠痒痒:7次警告没啥用,玩话术就能躲审查 这么明显的违规,难道没人管吗?其实平台也警告过7次,可每次举报后就封一天,转头又跟没事人一样开播。海淀区文旅局介入调查,最后也就限流几天,根本没伤到筋骨。为啥?人家玩话术玩得溜啊:把“减肥药”改叫“膳食补充剂”,“治疗效果”说成“辅助作用”,打擦边球绕开审查。平台呢,又依赖他们带流量,睁只眼闭只眼,形成了“警告-整改-再违规”的死循环,监管力度跟挠痒痒似的,根本治不了根。 五、直播圈的通病:为了流量没底线,从“神药”到“擦边”全是套路 阿浩这事可不是个例。2025年,有个叫李美越的主播,靠辱女辱华博眼球,直接被央视打码封杀,10天掉粉40万; 还有个“四川芬达”,模仿杨坤靠低俗歌词和浮夸动作赚打赏,虽说模仿没问题,但把低俗当有趣,就是丢底线了。说白了,现在不少主播眼里只有流量,虚假宣传、擦边表演无所不用其极,厂商想赚钱、平台要流量、监管跟不上,整个行业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大染缸。 六、消费者记住了:别信“轻松瘦”神话,守住钱包先破焦虑 作为普通老百姓,咱得长个心眼:哪有不控制饮食、不运动就能瘦的好事?医学专家早说了,宣称“狂吃不动也能瘦”的产品,十有八九有问题,像之前曝光的“布噻嗪”减肥药,根本就是有毒有害的非法添加。买东西时别被主播的“毒誓”“极端案例”唬住,先看看有没有正规批号,保留好购买证据。最重要的是,别被“不瘦就失败”的焦虑绑架——健康才是第一位的,犯不着为了所谓的“美”交智商税。 七、行业要想变好,得靠三方使劲:平台严管、监管落地、消费者敢举报 直播带货要想告别“野蛮生长”,得靠平台、监管、消费者一起使劲:平台别光盯着流量,该上AI审查就上,该人工复核就复核,多次违规的直接永久封号;监管部门赶紧把《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落实到位,建立商品溯源和主播黑名单,让违规者再也翻不了身;咱们消费者也别怕麻烦,发现问题就打12315举报,别让这些没底线的主播赚着黑心钱还笑话咱们傻。只有大家都硬气起来,直播行业才能从“翻车不断”变成让人放心的正经买卖。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